2025年,大新镇政府工作总体要求: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与时俱进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,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,全面落实市委、波音真人app下载_亚洲十大信誉平台-官方赌场:和镇党委部署要求,聚焦“发展优势提升年”工作主题,围绕经济发展、产业创新、乡村振兴、社会民生、安全稳定五大领域,奋力答好五张“答卷”,推动“一任务三样板”成为现实图景,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继续争先进位。
(一)激活发展新引擎,深挖精准招商源头活水
1.狠抓项目落地新突破。坚持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,重点瞄准智能装备、新能源等产业方向,加速推进低效产业用地盘活处置,做好“新联智造谷”宣传推介,进一步用好暨阳新创基金、人才一号基金二期等产业资本,不断拓展项目信息来源,力争科招项目完成度持续保持领先,“新联智造谷”入驻率达100%。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,以强链、补链、延链为重点,确保年内引进投资超亿元项目不少于5个、投资超10亿元重大项目不少于2个。
2.打开项目推进新局面。深化落实项目全流程管理服务,紧抓重大项目推进不放松,坚持“要素跟着项目走”,以政策为引擎,配齐配强项目服务力量,聚焦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堵点、难点,持续加强要素保障,严格对照项目作战流程图倒排时序、责任到人,年内紧盯长三角集装箱锁具零部件、天华工具、高端纺织、今日精锻技改扩建、新能源智能装备、村级载体等在手在谈项目,确保超亿元项目开工数量不少于4个,压茬推进重大项目早落地、早开工、早见效,持续强劲发展引擎。
3.构筑产才融合新高地。聚焦重点产业,放眼先进材料、半导体领域,推动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深度融合。持续发挥第三方机构作用,进一步用好三个招商中心、创新创业大赛等渠道,推动招商引资、招才引智相融合,双向对接企业、人才需求,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,促进企业和人才双向共赢,力争年内国家级人才项目排名提升,省双创、姑苏人才项目实现突破,打造以产聚才、以才兴产、产才融合的新格局。
(二)聚焦新质生产力,推动产业转型提质增效
1.推动经济总量再创新高。全力服务落地项目推进,紧盯冠亿智能、智海新能源、新强联、雨虹二期、丰泰集装箱5个产业项目,确保项目早投产早见效。密切关注冠亿智能及智海新能源汽车配件2大增量经济增长点项目,加速推动丰泰、新强联等项目竣工投产放量,力争全年产值贡献不少于4亿元。持续做好纽姆特纳米科技苏州市“独角兽”企业培育,优化企业服务,保障企业快速发展,力争年内新增产值超1.5亿元,增速持续保持翻翻。力争年内全镇规上工业增加值达18.9亿元,与GDP增幅保持同步。
2.推动经济质效再上台阶。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,全力推进产业“调高、调轻、调优”。密切关注印染、铸造等重点行业,大力宣传落实市镇两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,引导企业更新升级低效设备,提升生产效能。重点服务保障好总投资1亿元的中油泰富A、B罐区优化提升、总投资1.5亿元的大新毛纺技改项目,力争年内全部实现竣工投用。积极开展工业企业智能制造诊断,适时组织企业工业游学,对标行业先进找差距,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。
3.推动科技创新再启新篇。持续强化高企培育和专利企业挖掘力度,重点做好宏宝锻造、宏宝工具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复审工作,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,带动辐射全产业链技术进步。主动深入服务企业,通过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、精准辅导、梯度培育等举措,力争年内认定有效高新企业15家、新增有效发明专利不少于100件、苏州市创新联合体1个,进一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。
(三)擦亮和美新名片,推动城乡建设融合提升
1.精准发力城镇更新。持续做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,统筹考虑产业布局、生活配套等,以“城市体检”工作为契机,进一步优化全域空间布局。综合整治排水管网“空白区”,建设开工兴联路二期、锦江路、永凝路东段(锦江路—海坝路)新建以及朝中路(港丰公路—迎丰工业园)拓宽等工程,确保市政设施安全有序。围绕全面压降安置房建设总量要求,通过实行房票、货币化安置、去化存量安置房及配套安置房等多种方式,进一步压降安置房缺口,保障住房需求。围绕示范道路、示范管理站、“席地而坐”广场等方面,持续强化新南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街区建设。
2.全面推动乡村振兴。学习实践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加强片区协同,组团式开展乡村建设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,聚焦品牌打造,促进农业转型升级;持续推动稻花乡俚、新海坝湿地公园等农文旅项目加速变现。继续推动重点项目开工落地,关注双新三期、金海岸工业二期等在手村级载体建设,全面梳理村级资产资源,加速盘活增收;落地推进稻米烘干中心、生活垃圾处置中心及外资引进渔光互补等项目,与宏宝电力开展村企合作,提档升级村级经济发展,为实现“十四五”末“村村超千万、村均1500万”既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。重点推进农房改善及翻建工作,在启动完成2个组团翻建点的同时,启动双杏寺东侧集中居住点项目,高标准创成“江苏省宜居宜业和美村”。
3.持续绘就生态画卷。认真做好中央环保督查后续工作,持续常态化开展各类污染防治,督促重点污染排放企业落实错峰生产及各项减停产措施,把好源头环保关,年内PM2.5年均值27微克/立方米以下,空气质量优良比达83.5%以上,地表水优Ⅲ比例及生态环境安全稳定达100%,“散乱污”治理工作持续压实。进一步开展建筑垃圾(工程渣土)偷倒乱倒专项整治,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,有效实施联合惩戒,始终保持“严阵以待、严防死守、严厉查处”的高压态势,确保全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。
(四)围绕惠民优保障,促进社会发展和谐稳定
1.健全民生保障。进一步压实城镇新增就业工作,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,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%,加强重点人群就业帮扶,完善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机制。全面压紧压实社保、公积金、医疗保险扩面任务,建立健全广覆盖、保基本、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。关心关注低保、特困、重病、残疾人等重点群体,继续做好各类困难补助、困境救助等政策的宣传落实,按时足额发放各级各类补助帮扶资金,大力营造“知善向善、行善乐善”浓厚氛围,兜住兜牢民生底线。
2.繁荣社会事业。持续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共享,继续探索集团化办学,深入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工作,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。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,积极打造长江文化产业带,放大“沙上体育运动会”影响效应。以满足群众多样化、高品质卫生健康需求为根本出发点,进一步落实紧密型医共体运行模式,深化“府院合作”,年内争创省妇幼健康规范化门诊。加速“四站合一”改革,用好大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、“幸福+”民生综合服务中心等阵地,争创省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和儿童友好社区。
3.稳固平安建设。坚持“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”,以“抓基础、强弱项、补短板、促提升”为工作主线,确保省安全生产巡查反馈问题闭环整改到位。深入推进安全生产“六化”建设,全面开展冲压模锻企业安全专项整治,持续夯实“厂中厂”安全治理,依托“大新商会”“安全警示教育馆”等平台,不断提升安全网格员业务能力,进一步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。深化消防安全排查整治,强化部门联动,加强宣传教育,营造全社会关注消防、支持消防、参与消防的良好氛围。最大限度整合力量资源,打造镇级“接诉即办”工作平台,构建群众“进一扇门、办所有事”基层治理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。全力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隐患,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,合力推进平安稳定大新建设。
(五)力求服务高质量,推动政府履职再上台阶
1.大力推进法治政府。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、推动发展。统筹综合行政执法力量,优化工作机制,提升行政案件办理质效。全面落实“八五”普法规划要求,建强“1+N”队伍,满足社会多层次、多领域、个性化的法治教育需求。加强法制审核队伍的正规化、专业化、职业化建设,依法公开政务信息,规范行政行为,做好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,始终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好政府工作。
2.不断优化政务质效。常态化开展服务对象意见建议征集、企业大走访等活动,健全领导班子挂钩联系服务企业、服务项目工作机制,及时了解企业需求,帮助解决实际困难。放大大新商会“全国四好商会”品牌效应,持续实施“帮代办”深化行动,实现重大项目“五证二书齐发、拿地即开工”常态化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,推进“全城通办”“证照联办”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“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”等工作进一步落地见效。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、提升服务能力,用心用情办理“12345”服务热线诉求,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满意度。
3.持续完善作风建设。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全领域,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,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,突出抓好重点领域、重要部门、关键岗位风险防控,一体落实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。坚持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,持续压减“三公”经费和一般性支出,加大资源向民生领域倾斜力度,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、服务群众、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,真正把实事办实、好事办好,确保用政府的“紧日子”换取群众的“好日子”。